在高溫的席捲下,出汗問題也成為了困擾我們的一大問題。
然而每個人的出汗情況都大不相同,有的人稍微移動一下就大汗淋漓,而有的人即使頂著烈日也很少出汗。
![]()
趙大爺和李大爺是鄰居,兩個人退休賦閑在家,又都喜好養生,經常在一起探討養生秘訣。
這到了夏天,兩位大爺在公園裡乘涼。
趙大爺看著李大爺十分怕熱,動一下就汗流浹背的樣子突然想起來自己曾經看過一篇日本的研究說,夏天出汗和不出汗和壽命有關,能相差15年的壽命呢。
李大爺發出疑問,這日本人的研究可信么?
![]()
趙大爺則說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中醫也是這麼認為的,出汗和我們的身體健康有關。
可是到底是出汗好,還是不出汗好?
李大爺這樣動不動就大汗淋漓的是健康的表現還是身體虛弱的表現呢?
一、出汗的情況為什麼不一樣
仔細觀察一下我們身邊人的狀態就會發現很多人出汗的情況都不一樣。
![]()
有的人明明溫度不高卻還是一身的汗,有的人哪怕溫度很高,他也不會出汗。
有的人頭部出汗比較多,有的人身體上比如前胸後背出汗比較多。
下面我們以出汗和不出汗為例來探討一下他們各自的原因。
不出汗可能是體液少也可能是天生汗腺少。
其實汗液也是體液的一種,體液的多少決定了我們所排出的汗液的多少。
不出汗就說明身體內的體液少,不足以支持我們排汗,換句話說就是平時喝水喝的太少。
![]()
平時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喝水多的人要比喝水少的人出汗更多。
天生汗腺少也是導致不出汗的一大原因。
汗腺也就是我們排汗的器官,它分佈於我們的皮膚組織當中,一般集中在我們的腋下、前胸後背等部位。
每個人的汗腺都是有差異的,有些人汗腺多,有些人汗腺少。
如果天生汗腺比較少且分佈不集中則出汗量比正常人要少。
另外,
身體過於虛弱也可能會導致出汗量少。
![]()
出汗多可能是汗腺多也可能是身體好。
不出汗的先天性原因是汗腺少,由此可知出汗多的先天因素可能是汗腺過多,平時喝水量大。
體液多,汗腺多則更有利於汗液的排出。
我們身體汗腺發達的部位一般是額頭、腋窩、背部等等,這些地方出汗量比較大。
出汗多也是身體好的一種表現,表示著身體的新陳代謝旺盛,陽氣充足。
![]()
二、出汗好還是不出汗好
夏天,出汗和不出汗究竟哪個更好?這其實並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分析判斷。
相對於不出汗,炎熱天氣下不在空調房裡待著還是適度出汗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夏季適度出汗對人體有很多好處。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汗液時人體之「津」,是氣血在皮膚表面的一種表現。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認為人體與外界環境是一體的。
![]()
夏季在五行中屬「火」,人們應順應自然規律,適當出汗以泄「火氣」,保持體內外的陰陽五行平衡。
在夏季適度出汗能有效幫助我們排出體內邪氣。
所謂「冬病夏治」,在夏天適度出汗能幫助我們排出冬季的伏邪,提高健康水平。
雖然出汗對身體好,可出汗過多對身體健康是不利的。
出汗過多會導致身體內的體液流失過多,我們可能會出現口乾、咽乾、煩渴等等癥狀。
![]()
出現這些癥狀需要我們根據具體情況和具體體質進行調理,以免過汗傷及津液。
出汗過少則可能是由於身體過於虛弱。
如果夏天很少出汗,則人體對外界風寒邪氣的抵抗能力也就比較弱。
到了秋冬季節就更容易受到邪氣侵襲,發為感冒咳嗽等病症。
您可以觀察一下,身邊喜歡長時間呆在空調房中的人是否比夏季正常出汗的人體質要弱,更容易在換季的時候感冒呢?
![]()
三、出汗情況反映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出汗的情況就像是我們身體的一面鏡子,能反應出我們身體的健康情況,不同的出汗方式也暗示著不同的健康問題。
夏季不出汗表示我們身體虛弱。
中醫認為「陽加於陰謂之汗」,在外界氣溫升高的情況下,
身體不出汗表示我們的氣血虧虛,陽氣虛弱。
由此可見,一到夏天就窩在空調房裡吃西瓜、吃冷飲,減少汗出對我們的健康可能還有害處。
所以到了夏天還是要適當的出出汗更有利於養生。
出汗過多可能是身體濕熱重或者氣虛。
我們生活中不乏稍微移動一下就大汗淋漓的人,這樣的汗出可不是正常現象,這可能是因為身體濕熱過多。
這樣的人平時看起來油光滿面,頭髮也是油膩膩的,很容易起痘痘痤瘡,甚至小便發黃可能還有灼熱感。
那些平時喜歡抽煙喝酒或者熬夜吃美食的人大多都是這樣的體質,一定要改改自己的生活習慣了。
而氣虛多汗的人大多都是中老年人或者一些身材較瘦的女孩子。
![]()
在白天哪怕不怎麼活動也很容易汗出不止,這就是氣虛的表現了。
這類人平時身體虛弱,說話短氣乏力,容易感冒,食慾還比較低。
您可以觀察一下自己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表現。
如果有,我們平時可以吃些益氣補氣的湯水,比如在雞湯里加上益氣的黃芪等。
睡時汗出是陰虛的表現。
有人發現自己在睡著後很容易出汗,醒來就不出汗了,起床一看床單都汗濕了。
這是陰虛的表現,這一癥狀也稱為「盜汗」。
此外陰虛還有其他的癥狀,比如手腳心發熱,胸口發熱,口舌乾燥,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等等。
這樣的人在日常調理中需要注意側重於滋陰降火,調理體內陰液的平衡。
四、如何利用出汗養生
既然出汗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通過合理利用出汗來養生保健。
![]()
今年流行的曬背和做沙療都是利用出汗來養生保健,排出體內的濕氣。
曬背微汗出可以排濕氣增陽氣。
曬背這項活動這兩年很是流行,我們經常能看到夏季的中午公園裡有人在曬背。
可曬背這項活動的評價卻是兩極分化,一批人說自己曬背成效很好,甚至體重都有所下降。
另一批人說自己曬背之後感覺頭暈,認為曬背對身體不好。
![]()
其實曬背也有時間的講究,要微微汗出,這樣才能有效排出濕氣,增長體內陽氣。
曬到出汗過多則會中暑氣,會影響我們的健康,產生不利於我們身體的影響。
我們可以通過適當運動促進出汗來養生。
對於長期呆在室內工作生活的我們來說,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在通過感受溫度或者曬背等來促進排汗。
那麼運動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但要注意夏天氣溫高,運動要盡量選擇強度相對較低的,可以在室內進行的,防止中暑。
那瑜伽、健身操等等活動就很合適了。
在夏季我們也可以吃些有助於排汗的食物。
夏天由於天氣炎熱,很多人都喜歡吃冷飲、喝冰水,甚至還一度流行冰杯。
雖然能幫我們抵抗酷暑,但過於寒冷的食物會妨礙脾胃,還會影響我們的排汗情況。
![]()
因此在夏天我們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喝些溫水,還可以多吃些生薑,生薑能散寒,溫中止嘔,可以幫助身體排汗。
除了上面我們提到的運動和飲食以外,我們還可以藉助一些中醫調理方法來促進排汗。
比如艾灸、拔罐、刮痧等傳統中醫療法,這些方法能舒筋通絡,調和氣血,有助於改善身體的出汗情況。
同時,我們在排汗的時候還要注意不要出汗過量,比如曬背的時候出汗過多容易暈倒。
![]()
排汗還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儘管夏天促進我們身體排汗有益健康,但我們在選擇方式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條件是否合適你所選擇的方法。
例如運動的時候就要看自己是不是有氣血虛的情況,如果有就要適度降低運動的強度,不然容易讓體內的氣血更虛。
如果體內「熱氣」多,就不要吃太多滋補的湯水,這會導致內火更盛,容易誘發疾病。
![]()
結語
中醫一直都有「出汗養生治病」的說法,我們可以通過出汗的情況來觀察自己身體的健康情況。
也可以合理地利用出汗來養生保健,更好的呵護我們的身體,擁抱健康生活。
在炎熱的夏天,出汗要不不出汗更健康,但也要注意,排汗要適量,過汗反而會傷及身體。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