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金庸不寫漢朝的小說,妳看在東漢,哪本武功秘籍轟動了江湖?


毫無疑問,金庸的小說成了武俠界的經典,就算過個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都很難有人將其超越。
金庸的武俠著作為何有這麼大的魅力?除了金庸擅長鋪設跌宕起伏的劇情、擅長刻畫人物之外,他還巧妙地將武俠故事和真實的歷史融合在了一起。在這種亦假亦真的相互輝映之下,讀者們往往能夠樂在其中,讀得津津有味。

的確,好比金庸的《射雕三部曲》是以南宋、元朝作為故事背景,講述了郭靖、楊過、張無忌闖蕩江湖以及驅除韃虜的精彩故事。
在讀者們牢牢記住了射雕三主角的同時,書中涌現的那些歷史人物也讓我們記憶猶新,好比射雕時代的成吉思汗、王重陽、丘處機、完顏阿骨打;神雕時代的尹志平、蒙哥、忽必烈以及倚天時代的朱元璋、徐達、常遇春等等。
隨著《射雕三部曲》引起了巨大反響,金庸又趁熱打鐵,編撰了一部以北宋作為藍圖的《天龍八部》。
金庸的封筆之作《鹿鼎記》更是完美地將武俠故事和歷史事件融會貫通在了一起,金庸以韋小寶作為第一視角,講述了康熙擒鰲拜、撤三藩、征云南等多個歷史事件。
說來奇怪,金庸為何不以漢朝作為故事藍圖,講述大漢王朝的武俠故事?要知道的是,漢朝有許多猛將,韓信、衛青、霍去病、劉秀、吳漢、周亞夫、趙充國、班超、竇憲都可以被金庸所用,以此打造一個又一個波詭云譎的江湖故事。
然而金庸在1972年寫完《鹿鼎記》就早早封筆,此時的金庸還不到50歲。

筆者認為,金庸之所以不愿寫漢朝的武俠小說,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1、金庸曾在《后記》里說過,他擅長以宋元明清作為故事背景,只因這4個朝代的史料相對豐富和完整,能夠為他虛構武俠故事提供素材。
而漢朝的年代過于久遠,不僅缺乏史書,就連那時候的古人如何說話、有什麼生活習慣恐怕都是一知半解。
2、金庸的武俠小說大多將「俠」和「家國大義」聯系在一起,在這種寫作習慣之下,金庸打造了有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之稱的郭靖,以及悲天憫人、自我毀滅的蕭峰。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而漢朝素來有「強漢」之稱,中原王朝憑借兵強馬壯屢屢將邊陲異族揍得鼻青臉腫,以這種歷史背景作為素材,很難刻畫揚善除惡、劫富濟貧的大俠。
3、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各門各派如雨后春筍一般不斷涌現,比如丐幫、明教、武當派、天地會等等。

金庸以這些真實的門派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從而有了爾虞我詐、冤冤相報的門派紛爭。除此之外,金庸又為各門各派編撰出一本又一本的武功秘籍,好比丐幫的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明教的乾坤大挪移、武當派的太極拳劍。這些武功秘籍和門派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為金庸架構的江湖世界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反觀漢朝,由于缺少史書的支持,又沒有真實的門派作為支撐,這讓金庸很難憑空想象。
不過,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在金庸的著作里卻出現了多個漢朝時期的人物。
在《笑傲江湖》里,金庸借著日月神教的某位教眾如此說道: 「關王爺是匹夫之勇,哪有圣教主的智謀?諸葛殼計策雖高,叫他提一把劍來,跟咱們圣教主比比劍法看?」
不可否認,這位教眾為了拍任我行的馬屁,不惜貶低關羽和諸葛亮。但如果金庸要寫漢朝的武俠小說,就必須面對關羽和諸葛亮這兩位赫赫有名的歷史人物。屆時到了金庸的筆下,金庸該如何設定關羽、諸葛亮的武功?他們二人修煉的武功秘籍又是什麼?

有意思的是,在《倚天屠龍記》里,金庸借著謝遜又提及了一位東漢時期的人物。原文寫道, 謝遜罵起武林人物來,自華佗創設五禽之戲起,少林派達摩老祖,岳武穆神拳散手,全給他罵得一文不值……只聽他自唐而宋,逐步罵到了南宋末年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罵到了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猛地里罵到了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豐。
不難看出,金庸將華佗和達摩祖師、岳飛、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以及張三豐放在一起,合稱為「武林人物」。可見金庸的言下之意就是,東漢時期的華佗乃是一位武林高手,華佗所創的《五禽戲》則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武功秘籍了。
眾所周知,華佗的《五禽戲》是真實存在的,是一門講述如何養生、如何健身的寶書。不過到了金庸的筆下,《五禽戲》則成了一部流傳千年的神功秘籍,以至于身處元朝末年的謝遜仍對其念念不忘。

然而,金庸為何要以華佗作為漢朝武林高手的代表?為何不讓關羽取而代之?
答案很簡單,關羽太深入人心,如果強行扭轉為武林高手,恐怕會引來口誅筆伐。
其次,關羽沒有留下任何兵書秘籍,金庸不敢憑空捏造,而華佗的《五禽戲》就理所當然成了東漢末年的神功秘籍,直到千年之后的倚天時代,《五禽戲》仍響徹江湖。
各位大俠,妳們覺得呢?





© qoolsearch.com 2024   |   Privacy Policy